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湖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政策 > > 内容

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10-08 08:28:49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优质高效,坚持虾稻、稻渔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两手抓,实现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生态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粮为本、规范发展,强化底线思维,防止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非粮化”。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资源禀赋合理布局,划分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适宜区和非适宜区,避免盲目发展、无序扩张。

  ——坚持产业融合、多元发展,依靠科技力量,积极拓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链条,挖掘产业功能,提高综合效益。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和品牌营销,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发展到700万亩,形成一套成熟的田间工程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实现亩产千斤稻,亩增收两千元;综合种养生态效益进一步发挥,与单一种稻相比,主产区农药、化肥施用量亩均减少50%以上;小龙虾和稻米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条进一步拓展,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品牌打造。

  1、当前短板。小龙虾、稻米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叫得响的区域公用品牌,缺乏集中有效的品牌宣传。

  2、工作目标。构建省级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品牌载体,打造具有湖北特色、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到2020年,“潜江龙虾”成为全国一流的水产区域公用品牌,湖北稻米品牌在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得到提升。

  3、具体措施。一是搭建公共平台。组建湖北省虾稻产业协会,具体负责全省小龙虾、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工作。二是聚焦优势品牌。打造“潜江龙虾”等区域公用品牌,培育1-2个以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生产的优质稻米为依托的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推动与湖北粮油品牌“荆楚大地”的深度合作。制定品牌的产品标准,依法出台品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同时,鼓励各地创建地方特色品牌。三是开展集中宣传。制定专项宣传方案,在中央电视台、全国访问量大的新闻客户端、网站以及飞机、高铁等流动媒介投放小龙虾、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广告。潜江市要大力开展“潜江龙虾”品牌价值评估、餐饮连锁运营、文化旅游拓展等工作,抓好品牌广告片、影视剧等文化衍生产品的制作和宣传,将“潜江龙虾一会一节”持续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会。四是加强品牌营销。引导协会、企业、中介组织深度参与,结合冬奥会、马拉松、足球赛等热门活动加大营销力度。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中国品牌日等展会活动,开展省内省外、境内境外相结合的推介营销,在北上广深和港澳等地开展产品品鉴等活动,提升湖北小龙虾、稻米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省委农工部、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工商局、省粮食局,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二)引导规范发展。

  1、当前短板。部分地方未制定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不从资源禀赋出发,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少数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跟风发展,生产效益较低。

  2、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实现区域化、特色化发展,主产带、优势区基本形成。

  3、具体措施。一是优化规划布局。制定湖北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科学划定适宜区和非适宜区。规划编制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优良、排灌是否方便、周边有无污染等现实条件。以长江流域、汉江流域、江汉平原以及沿河、沿湖、沿库等水资源丰富和土壤类型适宜的地区为适宜区,优先开发低湖田、冷浸田、冬闲田。二是开展示范创建。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或改扩建一批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百亩示范点、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和国家级示范县。三是狠抓主体带动。要引导有条件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鼓励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群体参与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传和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共同致富。(责任单位: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

  (三)统一技术标准。

  1、当前短板。局部地区“重虾轻稻”现象突出,田间改造时挖沟面积超标,少数个体只养虾不种稻;部分经营主体盲目追求小龙虾产量而使用过多投入品;病害防控等技术措施有待完善。

  2、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生产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在主产区全面普及;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对生态保护、水体改善、地力提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生态小龙虾”“生态虾稻米”等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3、具体措施。一是统一技术规范。完善技术操作规程,研发集成优良品种、水稻栽培、田间改造、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秸秆还田、绿色防控、土壤保护等技术,形成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二是加强技术推广。发布一套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简明技术图册,便于学用。开展农业科技下乡、专业技术培训与专家巡回指导,加快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技术到人到户到田。三是强化监测预警。持续开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生产区域的土壤、水质、病害监测预警,加强指导服务,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质监局)

  (四)加快良种培育。

  1、当前短板。小龙虾种质退化,存在抗病性不强、个头不大、出肉率不高等问题;小龙虾等品种的苗种繁育规模化程度低;缺少适宜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优质专用水稻品种。

  2、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选育推广2-5个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优质专用稻品种;小龙虾等良种选育、规模化繁育有效开展,保种供种能力显著提升。

  3、具体措施。一是选育优良品种。依托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研发品质优、抗倒伏、抗病虫的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优质专用稻品种,选育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强的小龙虾良种。二是提高研发能力。推动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的种业“产学研”“育繁推”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三是强化良种供给。在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主产区配套建设10个以上小龙虾稻田生态繁育基地,5个泥鳅等标准化繁育基地,10个左右工厂化设施育秧基地。四是加强种质保护,继续在我省天然水域实施小龙虾禁捕期制度,建设一批小龙虾等品种的良种场。(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农业厅)

  (五)促进产业融合。

  1、当前短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发展较缓,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不够;小龙虾餐饮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省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综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比2017年增加50%;小龙虾、稻米等加工产品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现代物流设施不断完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比2017年翻一番;建成龙虾特色小镇和稻渔文化休闲示范区。

  3、具体措施。一是加快小龙虾、稻米等加工园区建设,研发水稻、小龙虾、甲壳素等加工新产品、新工艺,创建5个以上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二是结合省楚菜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小龙虾餐饮连锁发展,打造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小龙虾餐饮连锁品牌。三是拓展稻渔文化,挖掘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功能,推进龙虾小镇、龙虾公园、龙虾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动“小龙虾+旅游业”发展,建设和培养小龙虾名镇、名村、名店、名厨。四是加强区域小龙虾、稻米交易中心等流通设施建设,支持潜江、荆州建设省小龙虾交易中心,创造条件发布“小龙虾交易指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分销模式,建设“虾—稻”大数据中心,构建电商和实体店配套、线上线下联动的现代营销网络。(责任单位:省委农工部、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省旅游委,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联席会议制度,召集单位为省农业厅,成员为省委农工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粮食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具体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省级继续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的支持力度。省财政统筹相关资金,按照全省农产品品牌创建规划,集中用于小龙虾、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的良种选育、服务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制定、质量监测、品牌打造等工作。省农业厅制定指导意见,引导市县统筹使用相关资金用于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府引导和财政补贴力度,扩大小龙虾、稻米等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实施范围,加快推行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小额金融贷款,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加大对有关经营主体的担保力度,积极引入基金等金融资金,做好各方面金融服务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通过奖补、贴息等方式激励各类经营主体投入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责任单位: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政府金融办、湖北保监局)

  (三)加强指导服务。持续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小龙虾、稻米等产品抽检力度。加快推进虾稻共作、稻渔种养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创建稻米、小龙虾“三品一标”产品。开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全产业链标准制定,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既会种稻、又懂养虾(鱼)的技术推广人员和生产示范户,定向培养一批科研和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强化市场监测,促进相关产品市场价格稳定运行。加强对相关行业协会的指导,强化其行业自律,增强其带动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食药监局、省农业厅、省民政厅,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评选表彰管理办法(试行)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